人与禽性动交ⅹxxx,日韩精品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天台房产网,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天堂资源8

山東世通檢測評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專注認證行業!
行業動態
【碳術語】你應該了解的“碳中和”
2021-10-20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 是指國家,企業、團體或個人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尋找替代再生能源、碳交易等形式抵消自身在一定時間的生活生產中(交通、能源生產、農業、工業和服務)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或溫室氣體排放(存在兩種解讀)。

組織或個人實現碳中和的主要方式包括:

 一、使用低碳或零碳排的技術。例如使用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以避免因燃燒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最終目標是僅使用低碳能源,而非化石燃料,使碳的釋放量與吸收回地球的量達平衡不增加。

二、通過碳補償機制,使其產生的碳排放量等同于在其它地方減少的碳排放量。例如: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

三、碳交易,即從其他受約束實體購買出讓的碳排放配額,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交易依賴于碳市場交易體系,該體系作為一項減排政策工具,為排放者設定排放限額,允許其通過交易排放配額的方式進行履約。


碳資產Carbon Asset


世界銀行(2006)對碳資產做出了廣義的定義,即實施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相對于未實施減排計劃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量。


對中國的碳資產來說,碳需要在會計處理辦法下,才可以成為一項資產,其狹義定義是基于中國財政部《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一文產生的。碳排放權,在會計處理上,視為“其他流動資產”。碳排放權資產出售獲得收入,視為“營業外收入”。


碳資產是一個企業獲得的額外產品,不是貸款,是可以轉讓出售的資產,同時還具有可儲備性,因此其也可以被理解成企業由于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向大氣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量低于政府規定的基準量而獲得的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下,碳資產又可細分為配額碳資產和減排碳資產。


2021年7月,中國啟動全國碳市場,碳資產的來源有兩種:

1)   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配額

2)企業節能減排節省的排放量


碳交易Carbon Trading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可分為勸說支持,經濟刺激和命令控制。在經濟刺激手段中,碳定價從理論上講是重點。碳定價的方式分為征收碳稅和開設碳市場兩種機制。碳市場比起碳稅更加靈活,符合市場原則,通過市場規律倒逼企業做出調整,效率更高。碳市場手段就是碳交易手段,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統稱,是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抓手之一。


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在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從而具備了商品屬性。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抵消其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過的《公約》的附加協議《京都議定書》中,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第一次把二氧化碳排放定義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中國高度重視對于碳交易市場的建立健全。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

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中心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

在湖北武漢。


碳稅Carbon Tax


碳稅是環境稅的一種,反應溫室氣體給環境與人類帶來的損失,污染者向監管機構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上繳相應稅金。碳稅按化石燃料(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品)碳排放量的比例征收的碳稅,其目的是實現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推動清潔替代能源的使用,增加政府收入以資助環保項目獲減免稅額,從而履行保護環境,減緩全球變暖的承諾。


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稅制改革興起,其改革目標是通過征收碳稅等環境稅以減少對勞動征收的稅費,這也是‘碳稅’第一次出現在世界的舞臺。北歐芬蘭丹麥等國是第一批實施征收碳稅的國家。90年代后期,荷蘭、英國和德國也開始征收碳稅。除了歐洲以外,北美地區也于2015年開始了碳稅的嘗試。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碳足跡的概念來源于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 E.Rees在1992年提出的“生態足跡”,主要用來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碳足跡是“生態足跡”的一種,反映經濟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數量(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氯氟烴等氣體,通常以噸二氧化碳作為計量單位)。

從消費視角看,人們所購買商品或服務會帶動上游流通、運輸包裝、生產及原材料開采過程產生碳排放——相當于這次消費在上游各生產環節留下的“碳足跡”。

如果各個生產環節的碳足跡很高,經濟活動就會持續帶來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全球氣候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節能減排與低碳轉型的工作提上日程,業內領先企業開始著手從產品設計源頭開始測算碳足跡,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對于企業來說,碳足跡可被視為一個環保新指標,這對企業理解綠色經濟、踐行循環經濟提出了更高的實踐標準。


溫室氣體排放清單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第一步。是對一定區域內人類活動排放和吸收的溫室氣體信息的全面匯總,框定以社區、公司為單位計算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覆蓋范圍包括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處理這五大領域,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這六類溫室氣體。

以上信息源自于零碳圈。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立,僅供學習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山東世通國際認證有限公司節能·碳中和業務簡介

山東世通國際認證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經國家認監委(CNCA)批準、認可委(CNAS)認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可直接頒發證書的認證機構。18年、累計為3.6萬家企業頒發超過10萬+各類認證證書,在山東省證書保有量第一。其中,節能·碳中和是世通認證的核心業務領域之一。

山東世通國際認證有限公司是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青島市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國家認監委CNCA備案批準碳中和領域頒發證書的權威機構、CCAA溫室氣體核查員注冊推薦機構以及政府備案的節能診斷機構,有能力為各類組織在節能·碳中和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

一、碳盤點、碳核查

二、碳排放管理體系、碳資產管理體系、產品碳足跡、組織碳中和等的認證

三、控排企業碳減排量、CCER項目開發和交易

四、政府公共區域/工業園區/低(零)碳社區/大型企業集團/專項活動節能·碳中和行動方案(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五、氣候清單編制

六、論壇/培訓



上一篇:中國-智利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實施

下一篇:【碳匯生財】全國首筆“工業企業碳賬戶”和“農業碳中和賬戶”綠色貸款

客戶服務

科學 嚴謹 高效 公正 快捷 準確 專業 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