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培訓-為什么質量問題頻發 前言:
從我進入質量管理的圈子已十年了,加入之前公司也已六年了,回首往事的時候,總覺得心里塞了點什么不吐不快,于是我想到了“為什么我們總是質量問題不斷”,這是一個很難的題目。
每一天,我們很多人,都在解決質量問題和預防質量問題中戰戰兢兢度過,基本上隔幾天我們就編造或者優化我們的制度文件,試圖彌補漏洞;可隨著文件、制度、流程越來越多,質量管理體系越來越臃腫,我們卻無奈地發現,質量問題一直不斷發生或復發,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我大致看了在我到公司的2007-2012六年來,售后質量問題有統計的≥150次,內部質量問題有統計的≥200次,平均每個禮拜至少發生1次質量問題或事件,而我們公司的業績卻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提升,這是奇跡,是所有人共同創造的奇跡。
一、質量管理者的奢望
當發生質量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試圖讓自己相信“是質量出問題了”,我們迫切需要一群人出面解決;而巧合的是,我們有一只專門負責質量的團隊,于是這只隊伍就必須出面解決所有的質量問題,于是問題會更加復雜更加撲朔迷離,解決了是應該的,解決不徹底就是不對的。
天長日久質量管理者覺得:
質量人就像衛生巾,管控不善,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異常要處理;
質量人就像衛生巾,沒事的時候沒人記得你,一有問題,第一個想到你;
質量人就像衛生巾,解決了燃眉之急,可成績很難讓人看到;
質量人就像衛生巾,有問題了拿來就用,用完了有多遠丟多遠。
……
質量管理是一部血淚史,是質量人的墳墓。
于是,質量管理者們奢望: “我有一個夢想,能夠與企業共同成長,能夠得到充分地支持,能夠得到榮譽和贊賞”。
二、什么是質量問題?
“質量成為一個問題,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把質量和數量作了一個分離,是因為我們把它變成一個和交付、成本相對立的東西。……我們往往把許多的事情都當成了質量的問題。而面對質量的問題,大家又往往自覺不自覺地把它變成了一種是否有責任、知榮辱、講道德的分野。從而使大家不敢去面對它,只有躲著它。”
----摘選自楊鋼《質與量的戰爭》
說一個故事:
多年以前,我們的先驅者克勞士比先生在做ITT(原國際電報電話公司,現已拆分為喜來登、哈特福特、安飛士等公司)全球副總裁(負責質量)時,在一次高層會議上說:
“……根本沒有所謂的‘質量問題’。我們質量人員從來不去設計一件產品,從來不去采購一個產品,從來不去銷售一件產品,從來不去制造一件產品……”
“我們是干什么的呢?我們只是幫助你們解決問題的。當然,千萬不要指望我們一出手就能夠幫你們把一切問題全部解決,更不要奢望我們每個人會點金術,所到之處手到病除,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可以清楚地告訴各位,根本沒就有所謂的‘質量問題’!我們應該學會一種方法,一種新的思維,就是不要籠統地把一切問題都叫做‘質量問題’,把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往‘質量問題’的筐里扔,而是要從問題的出處和來源為它命名。”
“我們有的只是銷售問題、市場問題、設計問題、制造問題、安裝問題、采購問題、物流問題和服務問題……。”
“我們集團真正的質量殺手,不是我們,而是在座的各位,負責銷售的、負責設計的、負責采購的、負責物流的、負責安裝的、負責制造的、負責服務的……。”
看完了,質量人坦然了,原來根本沒有質量問題,原來所有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原來有問題了可以找負責部門去,多簡單哪。